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同心脑血管病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1100万,每年有700多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比死于艾滋病、疟疾以及肺结核三者的总人数还要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万名,发病率为179/10万,在每4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全国每年用于癌症诊治的费用达数百亿元。“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肖博士说。
遗传基因不能单独导致癌症的发生
大量的研究证实,有些癌症与遗传基因有着明确的关系,某一家族存在基因缺陷,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该家族的人就比一般人患癌症的几率要高。比如,家中两个以上女性长辈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女儿属于高危人群。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有癌症,其子女就一定会得癌症。大量的研究证实,遗传基因不能单独导致癌症的发生,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存在的易感遗传基因才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诱发癌症的外界影响因素,完全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人是在不断同外界的交换中而生存的,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如水、空气、食物、环境等,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其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最直接。
部分常见食品会导致一些恶性肿瘤高发
众所周知,吸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喝酒是胃癌发病的元凶。酒精是蛋白质凝固剂,可以使食道、胃表面的细胞发生凝固,医学上称之为化学性烧伤。表皮细胞受伤后就要脱落,并产生新生细胞,这样的频繁更换,就容易产生癌细胞。人体细胞从产生到老化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如果打破这个规律,形成快速的无规则的新陈代谢,细胞无规则地大量增生,就容易发生突变而导致癌症。
生活中,常见到有的人喜欢吃烟熏、烧烤、油炸的食物;有人偏爱腌制的鱼肉、酸菜、泡菜。长期吃这些食物,正好为苯并吡、亚硝胺、黄曲霉素“三大致癌物”进入人体大开了方便之门。酸菜是我国北方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喜食酸菜的人都知道,酸菜缸内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亚硝胺,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在熏烤食品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可形成苯并芘,如香肠熏制中苯并芘含量可比普通肉高60倍。花生、玉米、小麦在湿热环境下发霉,有一种黄曲霉菌在霉变中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三道“防火墙”抵御癌症
“其实癌症和其它疾病一样,也是可以预防的。”肖博士说。长期以来,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偏见,使人们步入误区,认为得癌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病因不清无法预防,患者失去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医学研究也偏重于治疗方面。大量的研究证实,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存在的易感遗传基因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遗传基因无法改变,但后天因素是可以避免、可以改变的,如果针对某个癌症进行预防,把一些明确的有致癌因素的生活习惯改掉,完全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如何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肖博士提出癌症预防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挡住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这是目前最节约卫生资源和最有效的预防癌症举措。
远离烟酒。烟草是癌症发生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在全部癌症病人中,有1/3以上与吸烟有关,吸烟越多,烟龄越早,癌症的发病率也越高。如果一天饮用含乙醇(酒精)超过10克的酒(10克酒精相当于饮用酒精度5%的啤酒200毫升),患癌症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大。因为酒精能够抑制免疫系统,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使胃增加对致癌物的吸收。在全部癌症中,约3%是由饮酒引起的。另外,吸烟和饮酒对致癌还有协同作用。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肖博士强调饮食要科学,要荤素搭配,他归纳为“三不吃,两少吃,一多吃”。
不吃霉变食物。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尤其是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更多;不吃“隔夜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亚硝酸盐与胃内蛋白质分解的产物相作用,形成亚硝胺,是导致胃癌的直接因素;不吃过期食品。食物要现吃现买,不要储存较长时间。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东西要马上丢弃。
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盐类等食品,如火腿、熏肠、熏鱼、午餐肉、炸土豆片等;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人造奶油、黄油、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