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髂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中轴关节,平均表面积为 17.5 平方厘米 ,成人骶髂关节面积的差异可以很大 。骶髂关节普遍被描述为一个大而形状像耳廓,且可活动的滑膜关节。其后方没有关节囊,被大群韧带的结构覆盖著,把骶骨与髂骨连接在一起。韧带群是关节的静态稳定器。此外,一组肌肉网络(包括臀大肌、梨状肌及股二头肌)支撑著骶髂关节,以稳定骨盆骨骼。

自青春期开始,骶髂关节会一直随著年龄有所变化。30 至 40 岁时往往可透过 X 光检查发现此关节有退化迹象。60 岁左右,此关节明显地因为关节囊变得僵硬而令动作有所限制。
骶髂关节的神经分佈骶髂关节的神经分布一直是具争议性的话题。有学者认为骶髂关节的前端是没有神经组织的 。然而普遍认为,腰椎第五节 (L5) 至骶椎第三节 (S3) 的神经后支是提供神经至骶髂关节后端的主要来源 。

Bernard 及 Kirkaldy-Willis 两位学者进行过最大型的患病率调查,发现约有 22.5% 腰背痛患者亦有骶髂关节疼痛问题 。根据国际脊椎注射协会指引的准则 ,作细心检查的腰背痛患者中,有 15% 至 25% 是患有骶髂关节疼痛的。

1·内关节成因──关节炎及感染。
2·外关节成因──接骨点病变、骨折、韧带损伤及肌筋膜疼痛。
骶髂关节受伤包含中轴负荷与突然旋转两种成因。这受伤可带来滑囊或滑液破坏、滑囊及韧带绷紧、关节活动度不足或过大、外来的压力或剪力、异常的关节力学、微骨折或大骨折、软骨软化、软组织受损及发炎 。

增加骶髂关节承受压力的风险因素包括:1. 怀孕。2. 真正及明显的长短脚。3. 步姿异常。4. 长时间激烈运动。5. 脊柱侧湾及脊椎融合至骶骨。6. 其他病理性影响。

治疗骶髂关节疼痛最具挑战性的其中一项是诊断的複杂性。骶髂关节疼痛与多种病变相似,诊断时需要以查问去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腰椎间盘问题、神经根受压、脊椎面关节疼痛、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肌筋膜综合症、及非脊椎结构症状。骶髂关节的炎症,包括强直性脊椎炎及雷德氏症候群,往往会在临床诊断中被发现。身体检查应包括彻底的神经检验、直腿抬高试验、及由下胸腔至腰椎进行疼痛与动作丧失的评估。身体检查亦应测试髋关节,并触诊病灶位置的软组织或腰骶盆骨的骨痛位置。病人须指出最痛的位置并记录下来。骶髂关节线一带及骶骨沟的病灶位置变得一触即痛,是典型的徵状。文献中有大量检查骶髂关节疼痛的体徵或测试方法。
Patrick 测试(即4字征试验,如上图)及 Gaenslen 测试(即床边试验,如下图)是最常见的身体检查 。猛烈的骶髂关节动作、双腿并排及活动等测试的可靠性,是未得到全面证明的。

1.感觉改变主要集中于臀部中下方至髂前上棘,即股骨大转子上方及大腿上方。
2.骶髂关节疼痛的牵连模式,通常是臀部(94%)、下腰椎位置(72%)、小腿(28%)、腹股沟位置(14%)及足部疼痛(12%)。分散到上腰椎位置(6%)及腹部(2-6%)的疼痛是较为罕见的 。
七、预防及缓解疼痛的康复运动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