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gM和IgG均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1]。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根据其分子结构和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如图1所示):


IgG是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在IgM接近消失时,IgG的含量达到高峰,并在血中持续较长时间。当数月乃至数年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最初原抗体量稍有下降,可能是由于一部分原有抗体被再次进入的抗原所结合,从而暂时降低了抗体含量,但短期内抗体含量迅速增加,可能比原来抗体含量高数倍至数十倍,以IgG为主,在体内持续时间也长,IgM很少增加。
本次疫情中,我们通过对COVID-19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病毒侵入人体后,IgM抗体大约需要5~7天产生,IgG抗体在10~15天时产生[2]。
IgM与IgG同属于免疫球蛋白,有何区别,我们从含量、产生时间及对临床诊断作用等方面对二者区别做如表1所示归纳:
(二)、IgM和IgG检测结果解读:
如上文所述,抗原进入机体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会产生IgM与IgG。在这一期间,血清无法检出IgM与IgG,这时就体现了核酸检测的优势:能检测处于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但核酸检测受样本取材影响较大,怎么办?
二者联合检测,综合判读,弥补不足。因此,在结果解读时,我们以核酸检测结果阴阳性[3],分为两大类:
1、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血清学检测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1)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时,IgM(+)IgG(-)或IgM(-)IgG(-):提示患者处于感染早期特别是对于核酸检测结果单独阳性,IgM(-)IgG(-)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窗口期”,体内尚未产生相关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含量较低,导致实验室未检出。
(2)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IgM(-)IgG(+)时,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感染中晚期或复发感染。在这一期间,人体内的病毒会逐渐被IgM抗体所中和,随着病情的恢复IgM抗体逐渐减少,直至低于检测限。
(3)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IgM(+)IgG(+)时,提示患者处于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2、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

(2)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IgM(+)IgG(+)时,提示为恢复期患者,体内,IgM(+)含量尚未低至检测下限。
(3) 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IgM(+)IgG(-)时,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a. 核酸检测过程中标本采集、运送及检测过程中是否受到影响,同时应重新获取该病人标本进行核酸复测;b. 是否由于患者的其他疾病,或服用的某些药物,引起IgM(+)抗体的假阳性,这也是核酸检测相对于血清抗体检测的一个优势。

与血清学检测相比,核酸检测能够检测到处于窗口期的患者,及早发现感染者;与核酸检测相比,血清学检测的血液标本更易获取且标本质量有保证、操作简单快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更易于基层实验室展开筛查工作等。
如果说核酸检测病毒的核糖核酸(RNA),是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金标准;那么抗体检测的就是患者血液中被刺激产生的抗体,是间接证据,对临床有提示作用。一个是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一个是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抗体检测窗口期问题,以及抗体试剂不同方法、不同厂家的灵敏度、特异度不一,在临床诊断中,不能单纯的依据抗体血清学结果进行判读。因此联合核酸检测方法及其他指征进行综合判读、联合应用,才能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尽可能地找出确诊患者,更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